瀑布,是指河水从高处飞落而下形成的自然景观。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象地向我们描绘了瀑布的壮观和磅礴气势。
不过,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完全颠覆了人们对瀑布的认识,这就是位于非洲毛里求斯的水下瀑布。它“沉浸”在海中的悬崖上,大量银白色的“水”顺着崖边直冲而下,转瞬没入黑漆漆的深渊,看上去十分壮观,同时又充满了神奇和梦幻的色彩。
美不胜收的岛国
毛里求斯是东部的一个岛国,位于西南方,与非洲大陆相距2200千米。很早以前,这个海岛荒无人烟,一个居民也没有。1505年的一天,一个叫马斯克林的人乘船无意间来到这里。当他准备登上小岛时,岛上突然飞起一大群蝙蝠,看上去黑压压一片。“蝙蝠岛!”马斯克林脱口而出。不过,马斯克林并没在岛上停留多久。他离开后,这个名字便随着时光消逝了。之后又过了90多年,1598年,一群荷兰人乘船来到了岛上,他们用本国王子的名字将小岛命名为“毛里求斯”,并将这里变成了荷兰的殖民地。从此,“毛里求斯”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下来。
“瀑布”奔流在水下
毛里求斯最引人注目的奇观,还数那壮观而又梦幻的“水下瀑布”。
“水下瀑布”在岛屿西南端,观赏它的最佳方式是乘坐直升机或热气球从空中鸟瞰。从空中看下去,大海是如此的清澈而透明,岸边数百米范围内的海滩都看得一清二楚,尤其是环岛的珊瑚礁,它们衣袂飘飘,挥洒飘逸,那一圈圈白色的浪花好似裙边,镶嵌得恰到好处。
当飞机抬升高度,来到“水上瀑布”正前方时,人们眼前骤然现出一幅不可思议的画面:海平面下,出现一大片陡峭直立的悬崖,崖壁上半部与海岛相连,下半部直插深黑的海底;悬崖前沿向内凹进,两边危岩兀立,怪石峥嵘;悬崖之上,铺天盖地的银白色“水流”汇聚一处,争先恐后地从断崖间直冲而下,形成一条宽大的瀑布;“水流”飞落崖下后迅速散开,以扇形向前扩展,并逐渐消失在了黑漆漆的深渊之中……这处“瀑布”场面恢宏,气势磅礴,与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相比,也毫不逊色。
随着飞机高度降低到“瀑布”上空,眼前的景象更加壮观。由于距离较近,加上光线的改变,悬崖仿佛无底深渊;银白色“水流”如脱缰野马,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坠崖底,转瞬便被深渊吞没,而后面的“水流”依旧轰轰烈烈前进。
虽然这里的“瀑布”十分壮观,然而自始至终,人们都听不到它的轰响,难免令人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你会怀疑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觉,总想迫不及待弄清楚这个瀑布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形成的。
光线玩的小把戏
要想揭开“水下瀑布”的庐山真面目,最好亲自划船去实地考察一番。
荡舟珊瑚礁上,仿佛行进在一片怪异的原始森林上面,阳光透过海水,照射在那些褐色、兰色、黄色、黑色的礁石上,光线像顽皮的孩子跳跃,到处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每一个初次到这里划船的游客,心里都会有些小紧张,尤其是越往“瀑布”方向靠近,这种紧张感会更强烈,不是担心船被瀑布打翻,就是担心小船会被水流冲进深不见底的海底……渐渐的,船来到了“瀑布”附近;然而,奇怪的是,这里的海面十分平静,并没有空中看到的那种惊心动魄的场景。这里的海水并不深,只有10~20米深,透过海水,可以看见下面海底的白色细沙和淤泥。不过,再仔细观看,你会看到这些细沙和淤泥在移动,它们像被无形的巨手推动着,快速而坚定地向大海方向涌去,并最终消失在了深黑的海底。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恍然大悟了:原来,从空中看到的银白色水流,就是这些细沙和淤泥,而所谓的“瀑布”不过是它们从高处跃落到海底时形成的巨大“沙流”,只不过,这里的海水太清澈了,在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下,我们的眼睛都被蒙骗了,它让我们忽视了海水的存在,而把“沙流”理所当然地看成了水流。
可以说,“水上瀑布”就是光线给我们玩的一个游戏而已。
“瀑布”是如何形成的
虽然“水上瀑布”并不是真实的瀑布;但这里的海底构造还是令人惊叹,尤其是细沙和淤泥的移动,更让人感到一种鬼神般的力量。
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毛里求斯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海岛:几百万年前,海底火山持续喷发,熔岩不停向上“生长”,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成为了今天的毛里求斯岛,而大部分隐藏在海水下面的熔岩,则成了岛屿周围的大陆架。由于熔岩“生长”几乎都是垂直向上的,所以毛里求斯岛大陆架的落差很大,导致岛屿周围的海水深度从几米一下跃升到近千米,再加上当初熔岩堆积时发生了部分坍塌,在海岸附近形成了一处内凹的残缺,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海底悬崖。
细沙和淤泥之所以移动,完全是洋流的功劳:由于这里海底地形构造特殊,洋流流经时形成巨大漩涡,将别处的细沙和淤泥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山崖上,然后再从崖上猝然跃落,从而形成了“水下瀑布”的梦幻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