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足类动物蜗牛看起来非常的弱小,行动缓慢,但是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却十分强悍,而且在繁殖期内每一只蜗牛都是一名刺客。
在干燥、寒冷的季节,蜗牛会蜷缩回自己的壳里,并且在壳的开口处分泌粘液来封住出口,以防止水分快速的蒸发,这样蜗牛就会进入休眠期,不吃不喝等待雨季的到来。
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湿度和温度刚刚好的时候,蜗牛又会爬出来继续觅食,它们吃的食物比较杂,什么瓜果蔬菜,植物青草的嫩芽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
每一只蜗牛都有两套生殖系统,既是雌性也是雄性(雌雄同体),因此在雨季的时候只要是两只蜗牛相见,空气中就会充满爱的气息。
所以在雨水较多的季节,或者是有蜗牛存在的水系,总是会出现蜗牛泛滥的状态,大量的蜗牛会消耗更多的食物,因此在人们的眼里它们更多的是一种害虫,对农作物的伤害比较大。
而且蜗牛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温柔,它们虽然是雌雄同体,但它们并不会自己给自己授精,除非迫不得已,找不到另外一只的情况下才会这么做。
正常情况下,蜗牛会选择与另外一只蜗牛交配来产生后代,因为这样产出的后代基因多样性更高,后代更加健康优秀,适应能力也更强。
但是当两只蜗牛相见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困难的选择,到底是谁当爹、谁当妈?你可能会认为,随便!商量着来。
其实不然,在自然界谁当爹、谁当妈,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所有的生物都不喜欢当妈,因为当妈需要负责受孕,需要在体内繁育后代,后代出生以后还要照顾后代,直到成年。
这个过程会消耗非常大的能量,需要自己寻找更多的食物,因而生存压力就会变大,而且在繁育后代期间,这段时间内不能在与其他任何异性交配,这就损失了很多遗传自己基因的机会。
而当爹完全没有以上的困扰,在完成生殖细胞转移的时候,任务就结束了,它可以继续寻找其他的雌性来繁殖后代,所以说当爹是传递基因最快捷、最便宜的方式。
两只雌雄同体的蜗牛当然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它们就会在选择谁当爹的问题上充满火药味。
蜗牛的交配
蜗牛在一岁的时候就会性成熟,它们寻找伴侣的方式不是靠眼睛,因为他们的视力很差,而是靠着敏感的嗅觉和触觉。
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上面的一对在空气中摆动可以捕捉敏感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告诉它另一半的位置和是否已经准备好的交配。
而底下的触角可以帮助它们提供触觉,它们会用这对触角探路,沿着潜在配偶留下的粘液痕迹前进,准确地找到对方。
当两只蜗牛相见的时候,会互相靠近接触主要依靠触角交流,也许它们两个会互相商量谁当爹,但这种事是商量不妥的,毕竟这件事牵扯的利益太大了。
所以两只蜗牛在求偶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在发生交配之间,会变身为刺客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在每一只蜗牛腹部的囊中藏有一把暗器,蜗牛会把暗器发射出去,目的是命中对方。
这把暗器是由碳酸钙构成的,非常的坚硬锋利,它们的外形跟真正的尖镖一样,所以我们把这种求偶方式称为“爱之箭”。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蜗牛发射飞镖的时候只是想命中对方,并不会在一命中哪里,有时飞镖会刺穿蜗牛重要的器官,如果把蜗牛这把暗器放大到人类的尺寸,这相当于一把38厘米的利刃。
很明显“爱之箭”会对蜗牛造成非常明显的刺孔,以前我们认为这种刺伤对蜗牛并没有致命的伤害,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过有蜗牛在求偶的过程中被刺伤致死。
所以一直以来生物学家认为蜗牛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带有伤害性的求偶方式,但是2015年来自日本的一组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刺伤并非没有影响。
它们发现被刺伤的蜗牛寿命会减少,寿命会下降到正常情况下的3/4,而且在往后的交配当中被刺伤的蜗牛产卵的数量会持续下降,甚至失去再次交配的能力。
生物学家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因为物理外伤造成的后遗症,还是因为暗器上携带的化学物质造成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
这种激烈的、带有伤害性的竞争关系,也导致了蜗牛和蜗牛之间展开了一场没有终点的军备竞赛,它们会进化出各种奇形怪状,更加具有伤害性、命中率更高的“暗器”。
蜗牛典型的“飞刀”,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暗器”。
或者是蜗牛会进化的可以抵抗“暗器”上的化学物质,蜗牛的“暗器”并非只是给对方造成物理伤害,在“暗器”上还涂有化学物质,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方卵子受孕的几率,增加自己当爹的几率。
在完成了以上的激烈斗争之后,谁是爹、谁是妈就见分晓了。这时两只蜗牛就会进入真正的交配。
由于它们是雌雄同体,精子的转移可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两只蜗牛都会接收来自对方的精子,但是没有被刺伤的蜗牛就可以杀死体内对方的精子,而被刺伤的蜗牛这方面的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它就会受孕,乖乖的繁育后代。
以花园蜗牛为例,在受孕后大约3到6天就会产卵,每只卵的直径0.3公分,平均会产下86个卵,蜗牛会为自己的卵筑巢,卵会被包裹在由母蜗牛制造的黏液、土壤和排泄物的混合物当中。
产卵以后蜗牛会在6周以内再次繁殖,在适宜的温暖天气和高湿度条件下,蜗牛每月可以繁殖一次。所以它们繁殖的频率很高,种群扩张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