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鼎文时期,是什么时候?
首先,在历史分期或者考古分期上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钟鼎文时期”的,我猜题主想说的钟鼎文流行的时代。
根据目前所见的考古材料,我国古代最流行在青铜器上铸造或者刻写铭文的时代,就是商周、秦汉时期。而按照传统的金石学观点,“钟鼎文”似乎又特指秦代推广小篆之前的金文,所以秦汉是不能算在内了,只看商周时期。
在今天,金文已经成了一种书体的总称,但是商周时期的金文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有的差异还很大。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下面一个是西周时期大盂鼎的铭文,另一个则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
△大盂鼎及铭文拓片
△越王勾践剑
大盂鼎铭文中,右上第一列第四字是“王”,跟今天所差无几,很好认。而越王勾践剑上右列第二字也是“王”,只见它张牙舞爪,完全不像个字是不是?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鸟虫体”,仍属金文范畴,最早就是流行于吴越地区的青铜兵器上。
2.商周时代有没有简牍?日常书写的载体是什么?东周时代肯定是有简牍了,因为有很多实物,有些是考古发掘出来的,比如包山楚简、曾侯乙墓竹简等等,有些则是被盗掘后重现于世的,比如清华简。前者,我们能够知道确切的出土地以及原属的国家,而后者则很难敲定这些信息。
再往前推,商代和西周的简牍实物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学者仍然仍为当时是出现了简牍的。主要的依据是:
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外形就是一束用绳索编连起来的木条或者竹条。在《尚书·多士》中有一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话是武王灭商之后,周公给殷商遗民所说的,意思是你们商人祖先,有记载历史的典籍。除了简牍还有哪些常用的书写载体呢?
根据文献记载,古人也会在布、帛上书写,而人们也的确在保存较好的战国墓里发现了帛书,最早是解放前于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战国楚墓被盗掘出来的帛书,有900余字,还有插图,内容为古代的阴阳术数,可惜当时兵荒马乱,子弹库帛书出土之后就被倒卖,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子弹库帛书
可能还会有朋友想到甲骨,商周时期甲骨文不是也很多吗?甲骨是不是也是一种书写载体呢?
是书写载体,但不是日常书写所用。甲骨系商周时期占卜所用,上面刻写的甲骨文的内容也是占卜的时间、过程等信息,一事一卜。没有看过甲骨实物的朋友,可能想象不来,其实甲骨文的文字是很小的,往往还没有小拇指的指甲盖大,在坚硬的牛骨龟甲上刻写这么小的字,是很费神的事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实用。
钟鼎文就是金文,大约总字数三千零五字,常见为一千八百多字,字形基本还传承甲骨文基本形,但殷亡之后,甲骨文灭,金文盛于周,后至秦,秦统一六国,以隶书为统一性文字,金文基本算寿终正寝。
我们再根据简牍的出土历史,目前出土的大多为先秦时代的,但现在经过考证,钟鼎文中已经有“册”字,这个发现意义非凡,因为册字,从造字文化的角度,就是简牍的演变〔简牍就是竹片用麻绳结起来的并列的一种书写载体〕,所以现在有观念认为:先秦以前,应有简牍记事了。如果从这个依据推测:钟鼎文亦非常大的可能有简牍刻字的可能,虽然目前考古还没发现直接依据,但不代表没有。
1.钟鼎文时期,是什么时候?
首先,在历史分期或者考古分期上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钟鼎文时期”的,我猜题主想说的钟鼎文流行的时代。
根据目前所见的考古材料,我国古代最流行在青铜器上铸造或者刻写铭文的时代,就是商周、秦汉时期。而按照传统的金石学观点,“钟鼎文”似乎又特指秦代推广小篆之前的金文,所以秦汉是不能算在内了,只看商周时期。
在今天,金文已经成了一种书体的总称,但是商周时期的金文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有的差异还很大。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下面一个是西周时期大盂鼎的铭文,另一个则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
△大盂鼎及铭文拓片
△越王勾践剑
大盂鼎铭文中,右上第一列第四字是“王”,跟今天所差无几,很好认。而越王勾践剑上右列第二字也是“王”,只见它张牙舞爪,完全不像个字是不是?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鸟虫体”,仍属金文范畴,最早就是流行于吴越地区的青铜兵器上。
2.商周时代有没有简牍?日常书写的载体是什么?东周时代肯定是有简牍了,因为有很多实物,有些是考古发掘出来的,比如包山楚简、曾侯乙墓竹简等等,有些则是被盗掘后重现于世的,比如清华简。前者,我们能够知道确切的出土地以及原属的国家,而后者则很难敲定这些信息。
再往前推,商代和西周的简牍实物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学者仍然仍为当时是出现了简牍的。主要的依据是:
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外形就是一束用绳索编连起来的木条或者竹条。在《尚书·多士》中有一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话是武王灭商之后,周公给殷商遗民所说的,意思是你们商人祖先,有记载历史的典籍。除了简牍还有哪些常用的书写载体呢?
根据文献记载,古人也会在布、帛上书写,而人们也的确在保存较好的战国墓里发现了帛书,最早是解放前于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战国楚墓被盗掘出来的帛书,有900余字,还有插图,内容为古代的阴阳术数,可惜当时兵荒马乱,子弹库帛书出土之后就被倒卖,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子弹库帛书
可能还会有朋友想到甲骨,商周时期甲骨文不是也很多吗?甲骨是不是也是一种书写载体呢?
是书写载体,但不是日常书写所用。甲骨系商周时期占卜所用,上面刻写的甲骨文的内容也是占卜的时间、过程等信息,一事一卜。没有看过甲骨实物的朋友,可能想象不来,其实甲骨文的文字是很小的,往往还没有小拇指的指甲盖大,在坚硬的牛骨龟甲上刻写这么小的字,是很费神的事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实用。
钟鼎文就是金文,大约总字数三千零五字,常见为一千八百多字,字形基本还传承甲骨文基本形,但殷亡之后,甲骨文灭,金文盛于周,后至秦,秦统一六国,以隶书为统一性文字,金文基本算寿终正寝。
我们再根据简牍的出土历史,目前出土的大多为先秦时代的,但现在经过考证,钟鼎文中已经有“册”字,这个发现意义非凡,因为册字,从造字文化的角度,就是简牍的演变〔简牍就是竹片用麻绳结起来的并列的一种书写载体〕,所以现在有观念认为:先秦以前,应有简牍记事了。如果从这个依据推测:钟鼎文亦非常大的可能有简牍刻字的可能,虽然目前考古还没发现直接依据,但不代表没有。
1.钟鼎文时期,是什么时候?
首先,在历史分期或者考古分期上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钟鼎文时期”的,我猜题主想说的钟鼎文流行的时代。
根据目前所见的考古材料,我国古代最流行在青铜器上铸造或者刻写铭文的时代,就是商周、秦汉时期。而按照传统的金石学观点,“钟鼎文”似乎又特指秦代推广小篆之前的金文,所以秦汉是不能算在内了,只看商周时期。
在今天,金文已经成了一种书体的总称,但是商周时期的金文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有的差异还很大。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下面一个是西周时期大盂鼎的铭文,另一个则是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
△大盂鼎及铭文拓片
△越王勾践剑
大盂鼎铭文中,右上第一列第四字是“王”,跟今天所差无几,很好认。而越王勾践剑上右列第二字也是“王”,只见它张牙舞爪,完全不像个字是不是?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鸟虫体”,仍属金文范畴,最早就是流行于吴越地区的青铜兵器上。
2.商周时代有没有简牍?日常书写的载体是什么?东周时代肯定是有简牍了,因为有很多实物,有些是考古发掘出来的,比如包山楚简、曾侯乙墓竹简等等,有些则是被盗掘后重现于世的,比如清华简。前者,我们能够知道确切的出土地以及原属的国家,而后者则很难敲定这些信息。
再往前推,商代和西周的简牍实物目前还没有发现,但是学者仍然仍为当时是出现了简牍的。主要的依据是:
在商代甲骨文中,有“册”字,外形就是一束用绳索编连起来的木条或者竹条。在《尚书·多士》中有一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这话是武王灭商之后,周公给殷商遗民所说的,意思是你们商人祖先,有记载历史的典籍。除了简牍还有哪些常用的书写载体呢?
根据文献记载,古人也会在布、帛上书写,而人们也的确在保存较好的战国墓里发现了帛书,最早是解放前于长沙东南郊子弹库战国楚墓被盗掘出来的帛书,有900余字,还有插图,内容为古代的阴阳术数,可惜当时兵荒马乱,子弹库帛书出土之后就被倒卖,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子弹库帛书
可能还会有朋友想到甲骨,商周时期甲骨文不是也很多吗?甲骨是不是也是一种书写载体呢?
是书写载体,但不是日常书写所用。甲骨系商周时期占卜所用,上面刻写的甲骨文的内容也是占卜的时间、过程等信息,一事一卜。没有看过甲骨实物的朋友,可能想象不来,其实甲骨文的文字是很小的,往往还没有小拇指的指甲盖大,在坚硬的牛骨龟甲上刻写这么小的字,是很费神的事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实用。
书法实际是一种正常文化的传承,书法的面太广了,是一种与天地华宇、日月共存的文化,是一种最基础的文化传承…通俗的讲:中华民族的延续离不开书法,书法也就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延续,而且只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