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和《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2021 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活动在郑州召开。本次会议经过汇报、评议等环节,最终选出2021年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分别为南阳黄山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安阳陶家营遗址、南阳夏庄遗址、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这五个遗址何以获此殊荣,又有什么重要价值?记者为您带来详细解读。
河南南阳黄山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黄山村北100米处,西南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3公里。目前揭露面积共近2400平方米,已发掘深度1至2米,清理仰韶文化时期房址或作坊24座、墓葬6座,屈家岭文化时期房址或作坊22座、墓葬150余座,石家河文化时期房址1座。
黄山遗址是一处年代跨越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涉及玉石器制作性质的中心性大遗址。是目前南阳盆地中已发现的面积最大,遗迹规格最高,内涵丰富的遗址。
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它地方玉材为辅助,从发掘结果推测,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以上发现,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手工业体系的空白,与制骨遗存一起,为探索当时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提供了重要线索。
另外黄山遗址也是中原地区首次发现史前码头性质的遗迹,与自然河、人工河道、环壕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体现出古人对水资源的重视和利用能力。
【郑州大河村遗址】河洛古国的军事重镇
大河村遗址是中原地区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郊,柳林镇大河村西南约1千米的漫坡土岗上。2018年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申报“大河村遗址”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大河村遗址展开了发掘。四年共发掘2200平方米,发现墙体1处、灰沟2条、灰坑96处、房址5处、墓葬17处、地震遗迹多处。
遗址中发现仰韶晚期城垣。根据层位关系及出土陶片,综合分析推断大河村城垣墙体始建年代为大河村四期晚段。其走向、性质、作用,为重新审视遗址在郑州地区仰韶遗址群中占据的地位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遗址环壕的发现则说明大河村遗址曾是军事重镇。经勘探发现大河村遗址周围有一平面呈近抹角方形的环壕,环壕南部、东部各有一处凸出,壕内遗址面积36万平方米。解剖环壕东部探沟显示古人在此处有多次修建壕沟清淤的行为。
四个年度发现的地震遗迹现象较多,通过对地震裂缝等现象的观察,至少有两次不同时段的地震,其中一次震级不小于六级。各类地震遗迹为了解遗址沿用时期的布局、遗址的兴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同时也为郑州市区古代地质灾害对史前聚落的变迁影响提供了实证资料。
【安阳陶家营遗址】承上启下完善商代文化序列
陶家营遗址位于安阳市北关区柏庄镇陶家营村北地,初步勘探发现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560米,南北长约330米,总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发掘区位于遗址的西南部,共布探方21个,面积约2050平方米。清理灰坑、墓葬、壕沟、陶窑、夯土基址、水井等遗迹。初步统计共出土铜器、陶器、玉石器、骨器、蚌器、贝等各类器物约172件。
陶家营遗址被认为与商代中期都城的洹北商城同时期,有内、外双重环壕,初步判断是一处具有防御性质的高规格聚落遗址,也是目前所知为数极少的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为研究商代中期墓葬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陶家营墓葬排列有序,平均墓葬形制偏大,随葬品组合完整、器类丰富,碎器(或曰毁器)葬特征突出。大量礼器、兵器、工具等青铜器特征鲜明,极大地丰富与完善了商代早、晚期之间青铜文化的缺环。陶器与青铜器共同出土,促进了商代中期年代分期与洹北商城性质的研究。
从文化发展序列来看,陶家营遗址上接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向下则开启了辉煌的殷墟文化,横向则存留与北方草原和山东地区交流的痕迹。陶家营遗址的发现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商代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文化序列,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南阳夏庄墓地】战国时期楚国的军阵墓
夏庄墓地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自然村东一条南北走向高岗上,墓地东西宽150米,南北长400米,面积约60000平方米。墓地以中部一座有封土的大型墓葬(M1)为中心,南北两侧分布着大量陪葬墓共110座,其中北侧陪葬墓8排共55座,南侧陪葬墓有8排共55座。排列整齐,规范有序,并且依据墓主人身份高低由中间向两侧依次排开。
通过体质人类学鉴定,墓主人大部为男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部分墓主人肢体有伤残。初步判断该墓地不是家族墓,应该是与战争有关的楚国将士墓地,大部分墓主的死亡可能与战争有关,应为一处军阵墓地。
根据墓葬形制、车马坑位置以及出土器物组合,特别是出土的铜戈、铜钲,是战国时期楚地较有特色的器类,具有楚文化的特征。可初步推测夏庄墓地的年代为战国早至中期,综合判断夏庄墓地主墓墓主人至少为封君或更高级别。特别是陪葬墓布局十分严谨,实属罕见,对研究楚国尤其非都城边远地区的高等级埋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宅院所在地
正平坊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赵村北,是隋唐洛阳城重要里坊之一。目前考古工作已经确定了正平坊的确切位置、规模结构及与周围里坊的位置关系。正平坊四面坊墙、坊墙居中开门,坊内有“丁”字形的路网结构,并将正平坊分为西半部、东南部和东北部三部分。
其中西半坊为一大型庭院占据,坊东南区有并列的三个庭院。西半坊庭院被廊庑分割为不同的空间,南部是园林区,北部为多进式院落,结合文献资料推断是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宅院。坊东南区由三座面积相等的多进式庭院组成。庭院系以主殿为核心的中轴对称多进式院落布局,由廊庑或墙垣围合而成,推测是唐代洛阳城孔庙和国子监所在地。
正平坊的发掘,揭示了正平坊的规模尺度、空间结构和庭院建筑模式,特别是中轴对称、以大殿为核心的多进式庭院建筑布局,对探索中古时里坊的形制结构和建筑模式,研究中古时期城市的居住空间、生活形态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展示中古时期里坊制度下的城市居民生活面貌和城市管理制度提供了材料。尤其是正平坊东南区礼制建筑保存相对完好,是研究隋唐时代的礼制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学术材料。(据大象新闻)
编辑: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