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千言本无章节,亦无名称,这些都是后人强加而来,但是却对阅读和理解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读《老子》不必纠结于此,老子的书如老子的思想一般,散而不散,呈现一种高内聚低耦合的分布式结构,正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虽然整部书体系完整,但每一章节自是都比较独立,完全可以单独细细品味。
所谓的章节顺序最大的争议,应该是到底是《道德经》还是《德道经》。
目前传世版本基本都从魏晋王弼所校注版本流传而来,正是王弼将《老子》断为九九八十一章,并将前1到37章归为道部,又称《道经》,后面的38到81章归为德部,又称《德经》,合称《道德经》。
但近代考古出土马王堆帛书,又称甲乙版,是最早最完整的老子文版本,不过此版本中德部在道前,故称《德道经》,并且东汉严遵的《老子指归》也是《德道经》,可惜残缺。再早战国末期的《韩非子解老》也是《德道经》的顺序,可惜此版本只是节抄本。
由此可见老子最初的版本应该是先德后道,是《德道经》,可为什么王弼将其改为《道德经》呢?
先看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
“道”字的甲骨文字体迄今未见到,最早的文字例证出自金文,即青铜器上的铭文。
石鼓文、金文的“道”字,“行”的中间是“首寸”(头与手)或“首止”(头与足),实属“人”形的繁化。字形而言,“道”是一个人处在十字路口的情形,字形本意更像是“置人于路”之指事,而非所行之路之象形。凡是自主上路的,作“蹈”解;如果是引人上路,则作“导”解。
郭店楚简本《老子》一书中的“道”字从“行”从“人”,“人”在“行”中”,意谓人在其中行走的大路。
德: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会意兼形声字。
从甲组图1的甲骨文形体来看,它的左边是“彳”(chì),它在古文字中多表示“行走”之义;右部是“直”字,其字形像一只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直”也有表示读音的作用。西周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似,只是有的字形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这时的人们又给“德”字的含义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的含义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大约到春秋,“直”字上部一竖渐变为“十”字形。《说文解字》小篆在“目”下加个“拐横”。这样一来,秦始皇用小篆“书同文”后之“德”字,便固定了下来。此后的楷书也只是对其笔画稍作规整而已。
德本意就是直行,沿着大道直行,直到现在,赶牲口的口令中:“嘚儿、驾、驭、喔”中,嘚儿就是从“德”转音而来,可能是德的古音,意思就让牲口直行。
说完道和德的本意,再来看《老子》被拆分出来的《道经》和《德经》,《道经》主要论述的是老子的思想体系,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是高屋建瓴的总结归纳;而《德经》更偏向的是对道的体会和对道的运用。
老子本来应该是先从对道的体会开始论述,后来对其加以抽象和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体系,不过后来被王弼重新排序后,开篇明旨,先建立大局观,后逐步细化体会,感觉更易理解。
结合道和德的本意,道德就是先搞明白路去哪,再沿路直行;而德道则是先走,走的时间久了,自然就知道目的地了。
本解释版权归半看个人所有,如需转载,必须标明出处。
现在通行版《道德经》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百
但马度王堆出土的《道德经》却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且内容也有问不同,例如通行版的“道可道,非常道”在答马王堆版却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相对来讲,马王堆版比通行版多了些语气词。
现在也有专说通行版是经过前人改编的,马王堆版才是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