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发布时间:2023-10-09 00:06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小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中的小型恐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后的颈盾非常短,且体长只有0.6米,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角龙类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的蒙古国,微角龙属于它的异名。

小角龙的体型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属于角龙下目中最小的恐龙之一,体长几乎和大部分迷你似鸟龙类似,比如耀龙、树息龙以及似金娜里龙等,体长只有60厘米,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一只狗,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之中仅排到695位。

小角龙的外形特征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结合了鹦鹉嘴龙科和原角龙科的很多特点,比如它拥有着尖锐内勾的鹦鹉状鸟喙嘴,而它的后颈部半圆形板甲非常短,明显只有大部分角龙科恐龙的一半,就连它的额角也是非常小的,不过它虽然属于植食性恐龙,但主要是使用后两足进行行走。如果想要了解小角龙的话,其实也可以观看迪士尼的动画片《恐龙》,在其中就曾出现过小角龙的身影。

小角龙的生活习性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和大部分角龙科恐龙一样,都喜欢群居生活为主,并且由于拥有着非常尖锐且弯曲的鹦鹉状嘴巴,所以大多是以坚硬且韧性大的植物为食,因为鸟喙状嘴能够轻易的切断针叶,再加上白垩纪时期的开花植物都是非常少的,所以小角龙大部分都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松树类以及苏铁等为食。

小角龙的化石发现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小角龙最早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发现的,到1953年的时候由古生物学家[db:tags]irger Bohlin进行了命名和描述,当时将其称为“戈壁微角龙”,但是后来发现已经有一种昆虫也使用了这一名称,于是之后便使用了新的名字来代替它的属名。

恶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体长只有2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下颚部构造独特,前端长有4颗非常突出尖锐的牙齿,而第一颗牙齿则是水平的,呈现匙状。

恶龙的体型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恶龙属于小型杂食恐龙之一,体长普遍只有2米,体重可达36.3公斤,在目前已知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27位,算是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中较小的一种,大小类似于现代的一只小狗,体型和阿瓦拉慈龙、亚洲角龙以及棒爪龙等。

恶龙的外形特征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恶龙虽然是以肉食恐龙为主,但是它的牙齿也预示着它可能偶尔也会吃一下水果和鱼类等,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下颚的牙齿非常特殊,在前端的4颗牙齿是非常尖锐且修长的,并且向前突出,而第一颗牙齿则是匙状的平直的,更像是植食性恐龙的牙齿,不过上面还带有小的锯齿。它的神经棘非常低,所以背部脊椎非常平,趾骨异常发达,所以后肢非常的粗壮有力。

恶龙的化石发现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恶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出土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这批化石中包含了下颚骨、前肢、脊椎骨、后肢骨以及腰带等,不过完整度只有40%,除了下颚骨牙齿非常有特点之外,它还具有非常典型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的特性,比如它的神经棘低平,趾骨修长,腕骨非常圆润,髋骨和耻骨的化石则像是插座一样排列穿插着,而胫骨的下面则长有突起。

恶龙的名字来源

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

恶龙的学名在马拉加斯语中的含义就是“恶”,所以才翻译为“恶龙”,而它的种名则叫做诺弗勒恶龙,主要是为了纪念当时非常著名的险峻海峡乐队的成员马克·诺弗勒,因为就是他们的音乐在研究期间给予了团队力量和激励。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小角龙:蒙古小型角龙类(长0.6米/鹦鹉状嘴巴)》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云南省研究人员考察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老龙洞洞穴和富良棚乡法嘎莫洞穴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北京市早期长城资源最新调查成果发布

下一篇:斑嵴龙:中国小型恐龙(带有斑纹嵴冠饰/6600万年前)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