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洞”一词增加了神秘感,再加上生活在洞里的人,那就再神秘不过了。可以说这是网络小说惯用的手法,用一些玄幻的情节吸引人们的眼球,增加阅读量,同时作者可以收获满满。不过,话说过来,通过读这类小说,把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说得神乎其神,也能为我们枯燥的生活中,增加一些想象的空间,这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说到《鬼吹灯》里的鬼洞族,我想作者的灵感来自于早已被沙漠淹没的精绝国,这个倒是真实存在的一个西域古国,有史书记载为证:《汉书•西域传》载:精绝国,国王驻精绝城,距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人口四百八十户,三千三百六十人,其中胜兵五百人。设置有精绝都尉、左右将军、译长各一人。北距西域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距戎卢国四日的行程。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向西通扜弥国四百六十里。你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国家,它曾经与一个伟大的词"尼雅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里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曾是商旅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所。精美的丝绸,犍陀罗艺术和佉卢文木牍,以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民居和佛塔,都表明"精绝国"的经济文化有相当高的水准。西晋以后,尼雅文明逐渐衰落下去,变为没有人烟、流沙肆虐的荒漠。到了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道:"从媲摩川东进入沙海,走200多里,就是尼壤(尼雅)城了。尼壤城周长三四里,位于大沼泽地中。那里又热又湿,难以跋涉,芦草生长茂盛,没有可以通行的途径,唯有进入城中的道路可以通行,所以往来的人没有不经过这座城池的。而于阗则以此地作为其东境的关防。从尼壤继续往东走,就进入大流沙地带。那里沙流漫漫,聚散随风而定,人走过之后留不下痕迹。也正因为这样,有很多人在那里迷路了。在大流沙地带,放眼四顾,都是茫茫沙漠,分不清东南西北。因此,那些往来的行旅就把别人的遗骨聚集起来作为路标。不仅分不清方向,那里水草也很缺乏,热风肆虐,风起的时候人畜昏迷不清,很容易染上疾病。人们在那里时不时地还会听到歌和呼啸的声音,有时会听到哭泣之声。不知不觉间,人就会跟随声音,受到魅惑,不知道身在何处,这样一来就经常有走失的人。看到这里,我们心里不禁就会想到一词:碰见鬼了。这不,说了半天就又和我们的主题联系到了一起,这些都是鬼魂精灵才能干出来的事啊。
现在,这个汉代西域古国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民丰县,如果你想证实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鬼洞族,可以来看看,必定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以了却自己心中的疑团。
”鬼洞族”在历史上被称为“精绝国”,据考古和文史记载是真实存在的。
1.《汉书.西域传》和《史记.西域》记载:鬼洞族位于我国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昆伦山之间,人口约6000人左右,国王为女王。
2.文学传说为《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系统记载了鬼洞族人的生活足迹。
3.英国人在塔克拉玛干等地考察及探险也证实了鬼洞族人的存在。由于楼兰族人当时较强大,鬼洞族逐渐被楼兰族吞并了。
4.同时尼雅文明遗址也证明了“鬼洞族”的存在之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