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发布时间:2023-09-02 08:35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辽宁角龙是一种新角龙类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只有1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后带有突出的颈盾,但相比其他三角龙科恐龙却非常短,颧骨处的角也比较弱,据说它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原始的新角龙类恐龙。

辽宁角龙的外形特征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辽宁角龙和大部分的角龙类一样,都带有炫耀性质的三角形颈盾,并且颧骨处显得非常突出,甚至带有骨质尖角,但辽宁角龙的这些尖角都非常的钝,毕竟作为最原始的角龙之一,它的特征还没有那么突出,其次就是它的嘴巴是非常典型的鹦鹉鸟喙状嘴,鼻部隆起很明显,因此也可以得知它属于鹦鹉龙类到新角龙类之间的过渡物种。

辽宁角龙的生活习性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辽宁角龙既拥有着新角龙类的颈盾防御能力,同时还保留着鹦鹉嘴龙类强大的咀嚼能力,在白垩纪早期的时候,种子植物开始出现旺盛生长,所以它们除了吃一些蕨类植物之外,更多的还会吃一些坚硬的种子和根茎。平时在行走的时候,辽宁角龙主要是使用四足。

辽宁角龙的化石发现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辽宁角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02年的时候由中国的古生物学家在辽宁西部地区的燕子沟意外发现的,因此这种恐龙的种名也命名为燕子沟辽宁角龙,之后由中美联合进行了研究,才发现辽宁角龙的重大意义,因为角龙传统上被分为鹦鹉龙类和新角龙类,而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却一直没有被揭露,而现在辽宁角龙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过渡阶段。

辽宁角龙的体型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辽宁角龙的体型只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狗,体长只有1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名641位,大小类似似鹅龙、古角龙以及弱角龙等,在中国辽宁省发现的35种恐龙中,辽宁角龙仅排在24位,和尾羽龙差不多。

赖氏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带有一个类似斧头状的头冠,突出的部分指向额前,体长可达9.4-1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自北美洲。

赖氏龙的外形特征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赖氏龙属于鸭嘴龙科恐龙中的有冠类,但是它的冠饰和冠龙不同,它是额顶和额前带有一块骨质的突起,看起来就像斧头,“刀锋”的部分指向前方,但是它并没有像冠龙那样整个头冠延伸到鼻部,所以赖氏龙的鼻子并不是隆起的,这也是它们在未成年时期就能明显区别的一大外貌特征。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赖氏龙和其他的鸭嘴龙科恐龙很像,都是使用四足行走,奔跑的时候可能会抬起前肢,只是用粗壮的后肢。它的尾巴处带有非常强健的骨化肌腱,使得尾巴能够时刻保持水平,不会轻易的下垂,并且它的前肢只有4根指头,缺少拇指,中间的三根为蹄状,并且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够更好的抓握东西,它的嘴巴也是鸭嘴状的扁平且修长。

赖氏龙的生活习性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赖氏龙的头冠作用有很多,因为它的鼻管会围绕在冠饰之中,而整个冠饰都是中空的,这使得科学家们推测头冠很可能是用来存放盐腺体、唤气、发出共鸣声或者是辨别身份、增加嗅觉等。赖氏龙和大部分的鸭嘴龙科恐龙一样,都在颌骨上长有数百颗牙齿,而在进行咀嚼的时候只用到其中的某一排,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牙齿磨损。

赖氏龙的化石发现

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赖氏龙目前其实分为两个有效种,一个是在加拿大的埃布尔达省出土的赖氏赖氏龙,另一个则是墨西哥出土的窄尾赖氏龙,其中窄尾赖氏龙的体重比赖氏赖氏龙要更重,可达23吨,并且体长也达到了16.5米,其中窄尾赖氏龙的鳞片大多分布在尾巴上,都是六角形的,而赖氏赖氏龙的鳞片则是分布在躯干上,比如尾巴、颈部、身体等部位,都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感兴趣,还可以看看《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酋长龙:南美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仅2米/属于疑名)

下一篇:地球上最早的两栖类动物,鱼石螈(使人类可以呼吸氧气)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