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龙是一种鸟脚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仅2米,最早是在南美的阿根廷发现的化石,但是这批化石非常稀少,只有一根胫骨和少量的牙齿化石,所以无法准确的判断它的种属关系,只能暂时将它保持为疑名状态。
酋长龙的体型
酋长龙和大部分的鸟脚类恐龙一样,身材都非常的小巧,体长只有2米左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名527位,酋长龙的体型只相当于现代一只狮子的大小,和福左轻鳄龙、九台龙以及雌驼龙等恐龙差不多。
酋长龙的化石发现
最早的一批酋长龙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圣克鲁斯省的C[db:tags]rdiel地层发现的,其中只包含了一根股骨以及几颗牙齿化石,专家Ralph Molnar最初就是因为这些牙齿判断酋长龙可能是一种肉食恐龙,属于斑龙科,就连著名恐龙大师休尼也同意他的这一说法,认为酋长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之一。
酋长龙的种属关系
酋长龙目前只能说是鸟脚下目恐龙之一,其中具体的分类并没有进行明确,虽然上面提到专家Ralph Molnar和休尼都认同它可能是斑龙科食肉恐龙,但是在数十年之后,他们通过重新研究却推翻了之前的猜测,Ralph Molnar认为这根股骨可能是来自另一种棱齿龙类或者龟类动物,和牙齿化石或许并不是来自同一物种。
但是这个猜测也没有得到验证,之后经过不断的实验,也只是确定胫骨的长度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同时又冒出了一种说法,认为酋长龙可能是植食性恐龙,属于禽龙类。甚至还有更加奇特的说法,认为酋长龙可能是锐颌龙属,但由于都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最终酋长龙的种属关系还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沉龙是一种鸟脚下目恐龙,诞生于1亿2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9米,体重达到了6吨之多,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沉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尼日发现的,前肢上带有很长的针状拇指,和禽龙类恐龙非常相似。
沉龙的体型
沉龙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在8.4-9米,在770多种已经发现的恐龙中排名189位,和气腔龙、非洲猎龙、独龙等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大小,不过它这样的身长还是短于和它生活在同一栖息环境中的棘龙,大约要短上40%左右。
沉龙的外形特征
沉龙的体型很大,其中脖子就占到了9分之二,达到了1.6米,不过它的身高并不高,尤其是在它前肢着地的时候,腹部距离地面只有71厘米。相对于其他的鸟脚类恐龙来说,它的身体非常短,和禽龙的相似度更高,前肢粗壮且在拇指上长有非常尖锐的尖刺,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沉龙和其他的鸟脚类恐龙不同的是,它的尾巴非常短,要知道其他鸟脚类恐龙大多尾巴能够占到身体的一半左右。
沉龙的生活习性
沉龙从体型上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动作和行走缓慢的恐龙,因此当遭到攻击的时候,并不能很快的就跑开,不过由于它的身体能够匍匐下很低的姿态,所以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它们就会利用这一点来进行防御,使用尖锐的拇指就能直接攻击到肉食者的脖子处,对其造成致命的打击。
沉龙的名字来源
沉龙因为体型庞大,所以才被取名为“沉重的蜥蜴”,因此简称为“沉龙”,据说是在1999年的时候才由一位叫做菲利普·塔丘特的专家为其进行了命名,在这之前其实它还有一个非正式的名称叫做Gravisaurus tener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