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提到如意,脑子里最先想到的是这样一句咒语:如意如意,按我心意,快快显灵
这种细细的长柄,末端带一凸起的物件,有一个神奇的名字如意。
既没有指明其具体的用途,也没有说明其材质之类的。只有一个很美好的名字。
现在一般认为,如意的原型,是古代的爪仗。
对,就是这个挠痒痒的神器。
背上痒而挠不到的时候,真是让人很无奈,而这个神奇,可以延长手臂的管控范围,轻松解决人体的不爽,当烦恼消除的时候,不是很称心如意吗?这个痒痒挠还有个名字,叫不求人,也是挺形象的。
如意这个名字,应该就是从这里来的。
玉如意
挠痒的话,木头的就够用了,还容易制作,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玉的呢?费时费力,还不好实用。 不好实用就对了,艺术品,就不是实用的。
珊瑚如意
如意这个名字太好了,以至于之后出现了将痒痒挠形象抽象之后,用上玉石、象牙,或者各种高端的工艺(如景泰蓝)做成的形状和功能都抽象化了的如意。作为吉祥象征的如意,就是作为一种工艺品了。
象牙如意
乾隆皇帝在当上太上皇之前,就想把皇位传给嘉庆皇帝,于是就提前一天,将这个事情告诉自己的几个近臣,而乾隆皇帝的孩子们还不知道呢。和珅作为宠臣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离开皇宫,悄悄跑到嘉庆的府邸,什么话没说,就把一柄玉如意交给他,转身就走。
拿到玉如意的嘉庆,也瞬间知道了这件天大的喜事。 这就是如意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吧:如意如意,按我心意~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
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
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如意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