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上升及其古环境对古猿多样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2 00:17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上升及其古环境对古猿多样性的影响

资料图:昭通古猿头骨化石

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上升及其古环境对古猿多样性的影响

资料图:禄丰古猿头骨化石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上升及其环境对古猿多样性的影响》作者:李仕虎(通讯作者),吉学平,Terry Harrison,邓成龙(通讯作者),王世骐,王黎锐,朱日祥。论文于2020年5月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刊物《Paleogeography, Paleoclimate, Paleiecology(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杂志,第553期,第1-14页。DOI: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0.109794

论文介绍了西藏高原东南缘有一系列著名的含归为Lufengpithecus和Khoratpithecus的中新世地点。这些地点提供了古猿进化史的关键证据,包括他们对青藏高原隆升所引起的环境变化的响应。在此,我们提供了中国西南云南保山古猿地点的古地磁年代,根据生物地层年代初步证据,之前曾经被归为欧亚大陆最晚的中新世古猿。古地磁研究得出3个正极性和反极性带,可以与生物地层界限最为吻合。对应于C3n.4n至C3r,保山古猿出土位置C3r最底部对应的位置,估计年代为距今6百万年。这表明保山古猿比归为禄丰古猿禄丰种相似种的距今6.2百万年昭通古猿稍晚,而产自禄丰的禄丰古猿禄丰种年代为距今6.9-6.2百万年。

我们的结果结合之前发表的古地磁年代结果显示,古猿在这一地区的出现时间为中中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末期(距今13-6百万年),距今6百万年以后,与横断山特别是高黎贡山的隆升对应。我们推测,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缘南北向山脉的隆升在西部对暖湿的印度洋季风形成了一个屏障。这导致青藏高原东部更干更冷的气候。这一古环境的变化对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古猿动物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报道:中国西南地区昭通盆地晚中新世含古猿化石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单体同位素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西南地区昭通盆地晚中新世含古猿化石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单体同位素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作者:郑丽端、黄咸雨、吉学平、邓成龙。2020年1月2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刊物《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杂志。

论文介绍了理解古猿灵长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关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昭通盆地的水塘坝露头剖面因产出晚中新世最年轻的(6.2百万年)的已知古猿化石而闻名。本文研究了水塘坝露头剖面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并结合烧失量及其总有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以推断最晚中新世沉积地层的古环境条件,并进一步强调水塘坝古猿的生境。在含古猿的炭质粘土层和周围的褐煤层中,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均显示出有机质以陆生高等植物贡献为主,然而,上覆浅湖相沉积则具有多重来源,但主要是水生植物和细菌的贡献。

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和平均碳链长度(ACL)的变化均与岩性有关。但是,与ACL相比,CPI不仅表现出更大的变化幅度,同时在岩性转变的界限处发生突变。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塘坝古猿生活时期,长链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单体同位素的组成并没有与孢粉记录中禾本科植物的增加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这种草本植物孢粉和正构烷烃指标比率之间的非同步的变化可能是由于二者的来源不同导致的。我们的研究结果明确地证明了这些基于有机物的指标具有记录古湖泊沉积物中古环境变化的潜力。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晚中新世西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的上升及其古环境对古猿多样性的影响》感兴趣,还可以看看《美国佛罗里达圆蛤化石内发现200万至300万年前微玻璃陨石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英国格洛斯特郡社区拆卸旧停车场时意外发现中世纪兴建的白衣修道院遗址

下一篇:西班牙Dehesilla洞穴中发现生前曾接受过脑部手术的古代人类头骨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