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结果确认中国最北的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年代距今1万余年
据新华社(达日罕 摄):12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公布对中国最北的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头骨的最新研究结果,确认其年代最远的距今1万余年。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公布了扎赉诺尔区博物馆所藏4个“扎赉诺尔人”头骨的碳十四测试报告:经树轮校正后年代,1号头骨为10113年左右,其余3个分别为7400年左右、1600年左右和1000年左右。她说,这表明近万年以来,扎赉诺尔地区始终有人类繁衍生息。
中国多位考古权威专家认为,对“扎赉诺尔人”的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解决国际考古界数十年来对其年代的争论提供最新的权威证据,将推动扎赉诺尔史前考古学跨上新台阶,也将为东北亚地区古人类迁徙之谜提供重要的考古学依据。
扎赉诺尔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县级区、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西北角,邻近俄罗斯和蒙古国,是中国北方草原文化的起源地。据中国史料记载,东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室韦、契丹等民族先后在此生活。
扎赉诺尔露天煤矿于1901年开采,从1933年在作业面发现第一个人类头骨到1996年,相继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头骨总数达22个,被考古界命名为“扎赉诺尔人”。同时,发现了与之共存的丰富的石器文化遗迹,引起国际考古学界和古人类学界的广泛重视。
曾发现“北京猿人”头骨的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后3次实地考察,与日本专家一起发现了第3个“扎赉诺尔人”头骨,并在相关论文中多次提及“扎赉诺尔人”。
然而,由于“扎赉诺尔人”头骨都是在采煤作业面发现,没有经过正规考古发掘,而且至今已过去数十年,大部分头骨不知所终,所以其年代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也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成为国际考古学界一个广受关注和争议的“悬案”。
2018年3月,扎赉诺尔区邀请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的学者开展“扎赉诺尔人”的研究工作。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朱泓说:“‘扎赉诺尔人’的年代问题,在考古界一直倍受争议,也最受关注。究竟是旧石器晚期的古人类,还是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这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为中国体质人类学的奠基人,朱泓认为,北京大学的碳十四测试报告确认“扎赉诺尔人”的年代在1万年以上,这与著名的北京“山顶洞人”在时间上很接近。在东北亚地区纬度这么高的地方出现晚期智人,并且有陶器出土,证明“扎赉诺尔人”的文明程度比“山顶洞人”更高,应该是新石器时期的人类。
2018年6月24日,“扎赉诺尔国际论坛”在扎赉诺尔区召开,国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表示,开展扎赉诺尔古人类和古文化的鉴定和论证,不仅为扎赉诺尔古文化传承提供相对准确的依据,而且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探究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扎赉诺尔人”头骨是中国境内纬度最高地区发现的早期人类头骨。当时的“扎赉诺尔人”石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称为细石器制作技术,即把石块打压成细长的小刃片,镶嵌在骨器中当刀刃。这是狩猎人用来切割、解剖兽类的工具,这一工艺技术应该是同一时期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
王巍说,他和同事负责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研究”,经过5年多努力,通过考古发掘、考古资料研究、人骨形态和古DNA分析等,初步得出结论:蒙古民族是从呼伦贝尔地区走出去的,并且与东胡民族、鲜卑民族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记者了解到,除了北京大学的碳十四测定已出结果外,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多个“扎赉诺尔人”头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也进展顺利,研究结果将于几个月后面世。
朱泓认为,应该积极寻找更多的“扎赉诺尔人”人骨,扩大检测和研究样本。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还计划与内蒙古相关方面合作,推动对扎赉诺尔遗址的调查和试掘工作。他说:“希望得到新的考古资料,这将对‘扎赉诺尔人’的最后定性有帮助。”
内蒙古扎赉诺尔区委书记高闻何表示,扎赉诺尔区博物馆现藏4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扎赉诺尔人”头骨,今后要加大对其它“不知所终”的“扎赉诺尔人”头骨的寻找力度。
相关报道: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最远超过1万年
据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柴思源):1月12日下午,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测定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对现存的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的科学测定结果进行发布,其年代最悠久的超过1万年。
发布会由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委员会、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考古学家、10余家文化旅游企业和博物馆代表参加发布会。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公布了对扎赉诺尔博物馆所藏的4个扎赉诺尔人类头骨所做的碳14测试报告,经几轮校正后,1号头骨年代为10113年左右,其余3个分别为7400年左右、1600年左右和1000年左右。这表明,近万年以来,扎赉诺尔地区不断有人类居住。
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委书记高闻何说:“20世纪30年代,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开采中发现第一个人类头骨,到80年代陆续发现16颗之多,被考古界命名为扎赉诺尔人。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发现80多年来,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遐思,但因为扎赉诺尔人类头骨的年代没有准确测定而只限于理论推测,使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新观点、新学说缺少考古学上的科学依据。而此次结果的测定,为考古界曾经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学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关报道:“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年代测定结果发布 最远距今1万年
据中国日报网北京1月12日电(王成孟):1月12日下午,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主办的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测定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测定结果正式对外发布,其中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最久远的距今1万年左右。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电影局局长乌恩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陈永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教授孙庆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王幼平,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等专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委常委、扎赉诺尔区委书记高闻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委副书记、政府区长赵建波等领导共同出席了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以及10余家文化旅游企业和北京市的5家博物馆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由扎赉诺尔区政府区长赵建波主持。
会上,吴小红教授公布了最久远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碳14测试报告,经树轮校正后年代,距今1万年左右。
会上,高闻何作了主旨发言。他指出,扎赉诺尔区委、政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深度挖掘、保护、利用扎赉诺尔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高位提出并扎实推进了文化强区战略。在文化强区建设和草原文化研究中,扎赉诺尔区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精诚合作。2018年3月以来,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的研究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准确测定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化石年代的基础上,扎赉诺尔区还将进一步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深度合作,报请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后,将对蘑菇山旧石器遗址进行科学、系统发掘,从而将扎赉诺尔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直至草原文化融会贯通,让悠久的古代文化在自治区文化强区建设中焕发出灿烂光芒。
陈永志作了讲话。他指出,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区委、区政府高度文物工作,以考古研究为切入点,高起点、高质量地开展了文物调查和考古研究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此次发布会,即是扎赉诺尔人阶段研究成果的初步公布,标志着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在古人类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在文物考古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希望扎赉诺尔区委、区政府再接再厉,深入挖掘扎赉诺尔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立足自身优势,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物考古事业蓬勃开展,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布会上还进行了媒体提问环节,朱泓教授对媒体记者们所提出问题作了一一解答。
据了解,扎赉诺尔位于祖国北部中俄蒙三国交界处,意为“海一样的湖”,是边疆民族地区和草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万年古老文化、千年草原文明、百年矿山历程积淀下丰富独特的文化遗产。20世纪30年代,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开采中发现第一个人类头骨,到80年代陆续发现16颗之多,被考古界命名为“扎赉诺尔人”。第一个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发现以后,在国际考古界引起巨大震动和反响,日本学者远藤隆次20世纪30年代就有研究专著问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曾先后三次到扎赉诺尔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其论文中多次提及“扎赉诺尔人”。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发现80多年来,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遐思,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提出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学说,但因为扎赉诺尔人类头骨的年代没有准确测定而只限于理论推测,使得这些新观点、新思路、新学说缺少考古学上的科学依据。而此次万年结果的测定,为考古界曾经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学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关报道:专家确认中国最北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距今一万余年
据中新社满洲里1月12日电(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展陈部主任何佳12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当日,“扎赉诺尔人”被考古专家正式确认为距今一万余年。
12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对中国最北的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头骨的最新研究结果进行公布,确认其最远的年代为距今一万余年。
何佳告诉记者,1933年,扎赉诺尔煤矿发现第一个人头骨,日本古人类学家远藤隆次将其定名为“扎赉诺尔人”,其头骨、颧骨突出,眉弓粗壮,门齿呈铲状,这些特征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等中国北方古老人类的原始特征相同,与山顶洞人同属蒙古人种,处在新人阶段,是亚洲及中国北方现代人类早期阶段古人类的代表。截至目前,共发现16个“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扎赉诺尔人”头骨是中国境内纬度最高地区发现的早期人类头骨。当时的“扎赉诺尔人”石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称为细石器制作技术,这一工艺技术应该是同一时期世界上最为先进的。
何佳认为,“扎赉诺尔人”被考古专家确认最远年代,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史前人类的演化、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意义,扎赉诺尔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之一。
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资料显示,“扎赉诺尔人”创造的扎赉诺尔文化呈现出强大的辐射功能,对北太平洋沿岸、日本和美洲大陆的文化形成和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关报道:“扎赉诺尔人”头骨年代测定结果公布:超1万年
据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韩成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2日首次向外界公布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年代的测定结果,其中最远的超过1万年。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公布了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扎赉诺尔博物馆所藏的4个扎赉诺尔人类头骨所做的碳14测试报告,经树轮校正后年代,一号头骨为10113年左右,其余三个分别为7400年左右、1600年左右和1000年左右。这表明近万年以来,扎赉诺尔地区不断有人类居住。
20世纪30年代,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开采中,第一个人类头骨被发现,其后又陆续发现多个人类头骨,考古界命名其为“扎赉诺尔人”。第一个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发现以后,在国际考古界引起巨大震动和反响,日本学者远藤隆次20世纪30年代对此有研究专著问世。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曾先后三次到扎赉诺尔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其论文中多次提及“扎赉诺尔人”。
扎赉诺尔人类头骨发现80多年来,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遐思,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提出许多新的观点、思路、学说,但因为此前扎赉诺尔人类头骨的年代没有准确测定而只限于理论推测,缺少考古学上的科学依据。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对记者表示,学术界普遍认为美洲古人类是由东北亚地区迁入,而目前已经发现的、距离迁徙路线最近的古人类就是“扎赉诺尔人”。因此,“扎赉诺尔人”的考古测定,关系到对古代人类迁徙、形成等一系列人类学的研究。
相关报道:最新研究称我国最北的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年代距今1万余年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周长庆、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2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公布对我国最北的早期人类——“扎赉诺尔人”头骨的最新研究结果,确认其年代最远的距今1万余年。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吴小红公布了扎赉诺尔区博物馆所藏4个“扎赉诺尔人”头骨的碳十四测试报告:经树轮校正后年代,1号头骨为10113年左右,其余3个分别为7400年左右、1600年左右和1000年左右。她说,这表明近万年以来,扎赉诺尔地区始终有人类繁衍生息。
内蒙古扎赉诺尔区邻近俄罗斯和蒙古国,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起源地。从1933年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发现第一个人类头骨到1996年,相继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头骨总数达22个,被考古界命名为“扎赉诺尔人”。同时,发现了与之共存的丰富的石器文化遗迹,引起国际考古学界和古人类学界的广泛重视。曾发现“北京猿人”头骨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后3次实地考察,与日本专家一起发现了第3个“扎赉诺尔人”头骨,并在相关论文中多次提及“扎赉诺尔人”。
然而,由于“扎赉诺尔人”头骨都是在采煤作业面发现,没有经过正规考古发掘,而且至今已过去数十年,大部分头骨不知所终,所以其年代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也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成为国际考古学界一个广受关注和争议的“悬案”。
2018年,扎赉诺尔区邀请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学者开展“扎赉诺尔人”的研究工作。扎赉诺尔区区委书记高闻何表示,将加大对其他下落不明的“扎赉诺尔人”头骨的寻找力度。
专家认为,对“扎赉诺尔人”的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解决国际考古界数十年来对其年代的争论提供最新的权威证据,将推动扎赉诺尔史前考古学跨上新台阶,也将为东北亚地区古人类迁徙之谜提供重要的考古学依据。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扎赉诺尔人”头骨是我国境内纬度最高地区发现的早期人类头骨。当时的“扎赉诺尔人”石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称为细石器制作技术。这一工艺技术应该是同一时期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朱泓认为,“扎赉诺尔人”年代确认在1万年以上,这与北京山顶洞人在时间上很接近,而且其文明程度更高,应该是新石器时期的人类。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