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缅甸琥珀中发现恐龙时代小蜗牛

发布时间:2021-04-12 10:52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缅甸琥珀中发现恐龙时代小蜗牛

这只从9900万年前的琥珀发现标本保有已知最古老的蜗牛软组织。 PHOTOGRAPH BY LIDA X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缅甸琥珀中发现恐龙时代小蜗牛

这只蜗牛的3D重建图显示出壳和软组织的更多细节。 PHOTOGRAPH BY LIDA XI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John Pickerell 编译:石颐珊):来自缅甸的一块破纪录化石揭晓古代蜗牛的软组织结构。研究人员最近在一块有9900万年历史的琥珀中发现了一只小不点陆生蜗牛变成化石的头部、足部和眼柄。这块标本虽然只有0.5公分宽,却提供了了解这些恐龙时代不起眼小生物生活的绝佳材料。

这只蜗牛被包覆在一小块来自缅甸北部的琥珀里。它在2016年从一名私人化石藏家手中售出。这块琥珀中也包含了保存较差的第二只蜗牛壳。

根据10月发表于《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期刊中一篇论文的作者所言,绝大多数的蜗牛化石都只有壳,这个发现却是有史以来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蜗牛软组织样本。

该研究由国家地理探险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的邢立达主导,他的团队近年也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鸟类幼雏、雨林蛙类、幼蛇,甚至还有覆羽的恐龙尾巴。

罕见的美好

葬身琥珀的蜗牛很少见,「更别提保有软组织的特例蜗牛标本了,」共同作者杰弗瑞.史迪威(Jeffrey Stilwell)说,他是澳洲墨尔本蒙纳许大学(Monash University)的古生物学家。

「古代树脂的保存功能绝佳,能够将数千万年前有生物化石最精巧的细节完美保留于立体空间中──保存之好,仿佛它们昨天才刚受困树脂之中,」他说。

其他地方偶尔也发现过保有蜗牛软组织的琥珀,但是这块新标本的年代比先前的纪录保持者早了至少7000万年。它提供的重要新资料将有助了解白垩纪热带丛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这只蜗牛现在属于中国潮州德煦古生物研究所的馆藏,它可能和现代热带与副热带环境中的山蜗牛超科(Cyclophoridea)有关联。山蜗牛超科的蜗牛以硬质口盖(operculum)闻名,当蜗牛退回壳中的时候,口盖的作用就像活动式门板。然而作者们说,这个蜗牛标本个头太小又还是幼体,很难确凿地辨别它的身份。

「能辨认出像眼柄或可能是口盖的结构,这相当值得关注,」里卡多.佩雷斯–德拉.富恩特(Ricardo Pérez-de la Fuente)说,他是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古生物学家,去年与人合着了一篇关于缅甸琥珀中的蜱的论文。

「这样的发现非常珍贵,并有助重建白垩纪琥珀丛林,且为软组织的立体保存开了一扇罕见的窗。」

更好的化石纪录

作者群猜测有只蜗牛掉进树脂,因而形成这个非凡的标本。当时蜗牛壳可能被黏稠的树脂封住,使它无法退回壳中。他们推论,这只蜗牛于是向前伸展身体,试图脱困,接着完全没入树脂之中。

美国奥瑞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的古生物学家乔治.波纳(George Poinar)称赞这个发现之迷人,不过他对于这整只蜗牛如何被保存下来则有另一番解释。

波纳研究过来自多明尼加(Dominican Republic)保有软组织的蜗牛化石,年代介在在2000到3000万年前之间。他认为这只蜗牛软组织部分拉长的形状显示「掠食者曾攻击这只蜗牛,拉扯它的身体,然后不小心让它掉进树脂里,蜗牛就被留在那里了,」他说。 「没有掠食者会想吃沾了树脂的晚餐。」

无论这只蜗牛如何迎接它的死期,这个独特的发现都为增量中的缅甸琥珀动植物化石增色。来自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的共同作者安德鲁.罗斯(Andrew Ross)说,大多数由树脂保存的标本都是在过去十年间发现的,目前总数已破千。

「缅甸琥珀的多样性着实惊人,而且……混合了已灭绝的原始生物,以及与现生亲戚相似的生物,」他说。 「琥珀是资讯的宝藏,有助了解那些过去只能从岩石化石知晓的动物。」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缅甸琥珀中发现恐龙时代小蜗牛》感兴趣,还可以看看《白鹤滩水电站库区考古成果公布:金沙江中下游约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最新研究指暴龙看似弱小的前肢其实大有用途:用于固定猎物方便咬合

下一篇:中希合作“保育”北京延庆恐龙足迹化石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