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员在水下发现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远”名字牌,确认沉舰为“经远舰”。
考古人员发现一块清晰书有“经远”2字的木牌。
沉舰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字。
沉舰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远”字。
考古船在“经远舰”沉没位置附近作业。
致远舰上珍贵文物今年4月时移师辽宁省博物馆展出。
刻有大副“陈金揆”英文名字的单筒望远镜。
锈迹斑斑的方形舷窗。
由丹东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监造的致远号1比1复制舰。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超过120年后,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今年7月至9月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成为继“致远舰”之后,中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的另一重大成果。
内地传媒报道,“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Vulcan AG)所建造,于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的僚舰入编清朝的北洋水师,著名将领林永升及邓世昌分别出任2艘巡洋舰的“管带”(舰长)。及至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北洋水师战败,包括“经远舰”在内4艘战舰遭日舰围攻而沉没,当时全舰仅有16人幸存,林永升及200多名清兵阵亡。
当年战役发生距今逾百年,而甲午海战遗迹成为近年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重点之一。据了解,是次“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分两个阶段,首阶段为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潜水探摸及地方志文献研究,确认该舰位于水下12米处的海床,呈倒扣状态,主体已被海底淤泥覆盖;次阶段为水下考古队在舰体外侧进行抽沙作业,逐步揭露出舰体结构,并发掘清理出水文物。
及至上周六(15日),相关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远”名字牌,确证沉舰为“经远舰”,同时还发现一块清晰书有“经远”2字的木牌。另舰体前端保存艏柱、锚链、舷板等遗迹,外围发现大量散落的舰体构件。
考古人员同时在遗址中清理出500多件铁、木、铜、铅、玻璃、陶瓷、皮革等材质各类遗物标本,种类丰富,包括锅炉、斜桁、舷窗、舱门、铁甲堡衬木等舰体结构,毛瑟步枪子弹、左轮手枪子弹、37毫米炮弹、47毫米炮弹等武器装备,以及锉刀、扳手、旋柄等船载工具;同时发现的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的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爆发前紧急添置的武器装备。
相关报道:丹东一号深埋海底 考古验证北洋战舰“致远舰”
在这次“经远舰”被发现前,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早于2014年在辽宁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沉没战舰,命名为“丹东一号”,其后水底考古人员对“丹东一号”进行打捞时,发现一组瓷盘碎片,拼接后得出繁体“致远”字样,经考古专家验证,证实该舰就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致远号巡洋舰是清末北洋舰队于1886年向英国公司订购的两艘军舰之一,当年造价为84.5万两白银(约28.5万英镑),排水量2353公吨、长约76.2米,是清朝至甲午战争爆发前北洋舰队中最新的军舰。只可惜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在弹尽援绝之下,由将领邓世昌率舰冲向日舰吉野号未果,在途中遇水雷沉没,舰上官兵全数殉难。
“丹东一号”沉舰位于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的黄海海域,国家文物局于2015年8月开始组织重点调查和打捞行动,一个多月后打捞出100多件文物。其中最让考古队员惊喜是一组瓷器碎片,经拼接成一个圆形瓷盘,盘正中间出现一个图案字样,经仔细辨认确实为繁体“致远”字样。
负责“丹东一号”水下考古的领队周春水表示,致远舰和“姊妹舰”靖远舰都是由英国公司设计建造,配备的全套餐具也是特别订制。出自靖远舰的一组餐具,盘子中央部位标明船名靖远。以此与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碎片作对比,同为篆书,因此成为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由于考古专家判断沉舰难以打捞,经民间募资与企业赞助合资3700万元人民币,一艘由丹东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监造的致远号1比1复制舰,于2016年10月1日于辽宁省丹东港出港,作为历史教育和海军发展史的纪念。至伴随致远舰沉于海底120多年的文物,则于今年4月时移师辽宁省博物馆展出。有关文物包括“致远”舰徽破碎的白釉瓷盘、锈迹斑斑的方形舷窗、刻有大副“陈金揆”英文名字的单筒望远镜、舰上加特林机枪等珍贵文物。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